心脏供不上血吃什么药
最佳答案:
心脏供血不足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引起的心肌缺血,以下是一些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 抗血小板药物
-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一般每日剂量为75-150毫克,需长期服用。
- 注意事项: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腹痛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有阿司匹林过敏史、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出血等情况应禁用。
- 氯吡格雷:作用与阿司匹林类似,适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通常每日服用75毫克。
- 注意事项:可能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合用时,出血风险增加。
# 他汀类药物
-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血脂,稳定斑块,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还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常用剂量为10-20毫克/日,睡前服用。
- 注意事项: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需定期复查肝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肌肉疼痛,严重时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若出现肌肉不适应及时就医。
- 瑞舒伐他汀:作用与阿托伐他汀相似,剂量一般为5-10毫克/日。
- 注意事项: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需调整剂量。用药期间同样要注意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
# 硝酸酯类药物
- 硝酸甘油: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同时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负荷,缓解心绞痛症状。发作时舌下含服0.25-0.5毫克,一般1-3分钟起效。
- 注意事项:可能引起头痛、面部潮红、心跳加快等不适,多为短暂性,可自行缓解。含服时应尽量采取坐位或卧位,避免站立位,以防低血压导致头晕甚至晕厥。
- 单硝酸异山梨酯: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作用时间较长。常用剂量为20-40毫克/日,分1-2次口服。
- 注意事项:初次用药可能出现头痛,继续用药后症状可能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与硝酸甘油类似,也可能导致低血压,用药期间需注意血压变化。
# β受体阻滞剂
- 美托洛尔: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还能预防心律失常。剂量需一般从小剂量开始,如12.5毫克/次,每日2次,逐渐增加至目标剂量。
- 比索洛尔:作用与美托洛尔相似,对心脏的选择性更高。常用剂量为2.5-10毫克/日,每日1次。
-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心率、血压,如出现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剂量。
# 钙通道阻滞剂
- 硝苯地平:能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增加心肌供血,降低血压,缓解心绞痛。常用剂量为10-20毫克/次,每日3次。
- 注意事项:可能引起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牙龈增生,用药期间需注意口腔卫生。
- 地尔硫䓬:除扩张血管外,还具有一定的负性肌力作用,适用于伴有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心肌缺血患者。剂量一般为30-60毫克/次,每日3次。
- 注意事项:可能出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不良反应。与其他降压药或减慢心率的药物合用时需谨慎,避免过度降压或心动过缓。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不负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发送到本站邮箱,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